育儿指南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孩子两岁了,莫名地出现:乱发脾气,扔东西,大吵大闹,谁都不服,总是"对着干",让往东偏要往西……

在父母看来,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无理取闹",都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理由来解释,而这个理由就是:孩子"可怕的两岁"来了,孩子的叛逆期开始了。"可怕的两岁"是"坊间"传闻已久,并且是父母们"谈虎色变"的一个必经过程。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图片来自网络

《拜托了妈妈》是由李静、瑶淼主持的国内首档大型母婴育儿互动类节目。其中有一期由高晓攀作为"育儿挑战官"参与了节目。在节目中,大家一起讨论了"可怕的两岁"这个话题。高晓攀表示"可怕的两岁"确实挺可怕的,其中他就说到了自己家的孩子不爱吃饭,喜欢吃零食,于是就老是去制止,但一制止就哭,让孩子饿着,家长又担心,感觉最后没招。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主持人李静也提出了孩子两岁之前也不可怕,可以任父母摆布。但到了两岁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哭闹,说"不",然后跟孩子讲道理又讲不清楚,最后一上幼儿园就能讲清道理了。过了三岁以后,发现"小混蛋"那个时期并不长。于是主持人李静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两岁会是这样的一个跟前比跟后比都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呢?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硕士、国家心理督导师武自存作为"未来守护官"对"可怕的两岁"作出了解释。她指出:孩子进入两岁或两岁之后的时候,就会变得有些固执,并且孩子特别容易发脾气和发怒,有各种的情绪反应,对父母的一些要求总是会坚持地说"不、不、不"。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图片来自网络

而导致孩子出现这些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孩子到了一个自我意识觉醒时期;二是孩子到了一个秩序敏感期;三是孩子到了一个物权敏感期;四是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针对"可怕的两岁",武自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观点:比如家人应该收敛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对孩子说话千万不要带情绪;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多陪伴孩子;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的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会减弱;根据孩子两岁的情绪调节策略能够评估出孩子四岁时的人际交往能力。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01"可怕的两岁":两岁是人对抗被限制自由的开始

"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孩子在一岁半到三岁这个阶段,由于孩子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自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自主探索阶段,很容易出现人生的第一叛逆期,两岁最为典型,所以被称为"可怕的两岁"。

大多数的父母会明显感受到,当孩子进入两岁的这个阶段,孩子似乎已经掌握了对抗外界压力的技能,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压力,我们常把孩子的这种技能看作是"逆反"。比如父母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孩子却要那要做;给孩子买一个玩具,孩子却固执要好多个;当父母想要安慰孩子,孩子却说"快走开",当父母走开了,孩子又竭力地要父母拥抱……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著作《影响力》中"逆反心理"的这一部分指出,为了适应环境,人出于保护自己所表现出的大多数行为,都可以用逆反心理来进行解释。而要对这句话进行验证,就要知道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表现出对抗被限制自由的。最后儿童心理学家就把这种对抗追溯到了孩子的两岁,这就是父母熟知的,并且还起了个名字叫"可怕的两岁"。

那么,为什么这种对抗被限制自由的表现会开始于两岁的时候呢?站在孩子自然成长发育规律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这三个原因:

一是孩子两岁时,自我意识开始形成。

当孩子两岁时,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会把自己当着一个有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伴随着"自我"概念的不断延伸和强化,孩子就有了"自我选择"的意识,继而对父母的要求选择接受或拒绝接受,而这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兴奋的体验,所以孩子总是和父母对着干,对孩子来讲就是维护自己权益的事,他们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

二是孩子两岁时,进入了秩序敏感期。

孩子两岁时,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往往会把关乎自己一切的事物规律看着是为自己建立的秩序,并且这种"利我"秩序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所以一旦父母破坏了孩子的这种秩序,孩子很可能就会烦恼或情绪失控而发怒。

三是孩子两岁时,孩子开始有了物权的概念。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孩子有了物权的概念,也就是"我的"概念。当父母侵犯了孩子的物权,孩子肯定就不乐意了。同时,孩子由于意识形态的发育远远超过身体发育,这就会造成孩子知道柜子最上面藏着零食,但自己却拿不到,这也会造成孩子烦恼或情绪失控。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02让"可怕的两岁"变成"美好的两岁"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两岁是成长的一个节点,"可怕的两岁"更是孩子认知能力提升和自我意识形成的表现。所以父母的眼光不要局限于孩子两岁给自己带来的烦恼,而应该看到孩子的成长,更应该去引导孩子成长,要把"可怕的两岁"变成"美好的两岁"。面对"可怕的两岁"父母需要抓住这"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面对"可怕的两岁",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两岁这个阶段,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得到满足,就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一方面来自于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父母。所以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一定要收敛自己的情绪,不能将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更不能以暴制暴。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关键点二:面对"可怕的两岁",父母要把自己更多的精力给孩子。

我们常说,爱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陪伴是对孩子爱的最深情告白。孩子两岁这个关键阶段,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引导孩子正确构建自我意识形态,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认识自我。

关键点三:面对"可怕的两岁",父母要坚持原则,要有底线思维。

两岁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对规则的认识还很浅显,所以往往为了满足自己而突发奇想,或是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此时父母不能为了孩子不发脾气就去满足,而要坚持原则,不让孩子触碰底线,这样做也有利于为孩子建立原则和规则意识。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03不仅仅是两岁的事,更是两岁之后的事

美国著名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John Rosemond)在《可怕的两岁》一书中指出:"可怕的两岁"是一个孩子容易出现逆反却又十分重要的过渡时期,能够平稳顺利地度过Terrible Two是父母的愿望,毕竟好性格是从可怕的两岁培养起来的,日后良好的育儿效果也是从这时树立起来的。所以父母要紧紧抓住孩子的两岁,才能抓住孩子两岁以后的事。

从"可怕的两岁"中反应出孩子的一些状态,可以直接折射到孩子以后的状态,而要折射出更好的效果,在孩子两岁阶段,父母需要侧重抓住这三个方面。

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孩子抓起,特别是孩子两岁的这个关键阶段。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将习惯的养成贯穿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二是改善孩子的不良性格。虽说"天性难改,秉性难移",但孩子的不良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善。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把自己也当个孩子,以成人的智慧和孩子的眼光去逐步引导孩子改善不良性格。

三是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拥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来抵抗这些影响。而要让孩子产生这种抗压能力,父母就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多磨练自己。同时,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不要经常处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中。

"可怕的两岁"真那么可怕吗?父母局限于孩子的"可怕"才是真可怕

结束语:父母不应该只看到孩子两岁的可怕,更不应该将孩子的"无理取闹"归结为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父母要通过"可怕的两岁"看到孩子的成长,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让"可怕的两岁"变成"美好的两岁",两岁之后,是更美好!

※我是育儿小当家KING,既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在教育我的学生。在育儿的道路上,有很多感受,希望可以与您一起分享,在育儿能力上的"本领恐慌",也让我迫切向您学习,希望您关注和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