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没经历过害怕,怎能变勇敢|附绘本清单

今天陪儿子在游乐场玩打怪兽”的时候,我们儿子正打的满头是汗的时候。一位妈妈带着小哥哥也过来玩。小哥哥一直不愿意打,也不愿意离开,说害怕。其实又很想玩。然后那位妈妈就有点情绪:你看人家小弟弟都不害怕,比你小都不怕,你怕什么,你看。一顿数落。捡起来几个球要求儿子一起打。小孩子躲在了他的后面,探出了半边脑袋,谨慎的看着屏幕。然后听见妈妈很大声的说:你怕什么,不用害怕,你要不走,要不在这打。小孩还是抱着妈妈的腿怯生生的说:我害怕”

恐惧和喜欢、难过、生气等一样,都是我们人类正常的心理和情绪,面对恐惧的情绪,有人藏在自己的内心并不断强化负面效应,最终占据内心很大的一块以致于影响一生的生活。

有人通过宣泄得到疏解,只残留一点恐惧的情绪体验,占据内心的一个小角落;有人处理得当,面对恐惧会变得更加勇敢甚至智慧……

我们家长不希望恐惧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但也不必把恐惧、哭泣这样的负面情绪当做洪水猛兽,它们只不过是孩子正常的情绪体验。加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就会慢慢摒弃它。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研究: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害怕的 东西”,这是美国临床心理咨询师的一个科普文。

我提取学龄前部分

看完这个2~7岁孩子的害怕清单,我觉得非常真实,是我们带孩子经常会出现的状况。

2岁后的孩子慢慢会出现现实和想象不分,她会假象出很多东西,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是拟人”的。这是个非常好的认知发展,这会让孩子安全地去探索和了解自我,同时也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

但这个认知发展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害怕,怕黑、怕睡觉、做噩梦、甚至还有孩子觉得水里有怪兽而害怕洗澡等等。 越来越丰富的经历加上旺盛的想象力,就会衍生出很多他们以为是真的却让人害怕”的事情。

处理这类害怕最忌讳的是,不当一回事”。孩子因为想象而出现的害怕,在我们成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很多时候,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没事的,这是假的,一点关系的都没有的,不用害怕”。

这些话听上去是在宽慰孩子,但传递的却是在轻视孩子的情绪。孩子害怕的原因,即使是想象出来的,害怕的这个感受却是非常非常真实的。如果我们无法感同身受,那至少要尝试理解,而不是一两句话的敷衍。

所有的害怕或者紧张,都是来源于我们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孩子也无一例外。那个不认识的叔叔是谁?那个高高大大的滑梯是什么?那个不认识的老师为什么要求我做事?因为不了解,慢热谨慎的孩子出于保护自己就不作为,这时家长越鼓励,他们就越不动。

因此,我们该做的是,不要给孩子压力,非要让孩子去做,但可以带着孩子在一旁和他讲解,帮助他理解这是什么,你看这是妈妈的阿姨,妈妈小时候总去她家里玩,就像你现在总去XX的家里玩一样”;这个是滑滑梯,我们爬上去后,坐下来,然后qiu地一声就滑下来了。你看那个小朋友玩的可开心了”。


当我们用事实告诉孩子这些是什么,同时可以利用孩子之前的经历进行联系,或者引导孩子去观察其他人的情绪时,我们就是在引导孩子理解这个世界。

有了理解,就减少了不确定性,没了不确定性,孩子就会安心。安心的孩子自己内心就会勇气踏出这第一步,而不是靠父母口头的鼓励。

这个世上真的没有100%的感同身受,如果我们无法理解,那请至少少一点评判,多一点聆听,学会好好说话。


当孩子说,我害怕”时,我们说不要怕;当孩子因为害怕而哭泣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解决如何不哭。这只是在假装或者强迫孩子勇敢,那只是缓兵之计,并没有真正解决内心深处的问题。

真正的勇敢恰恰是,当我们感到害怕时,可以承认我们不够勇敢;但尽管这样,我们还有勇气去解决生活的困处。

老样子,推荐几本孩子克服恐惧和害怕的绘本

01 《魔奇魔奇树》

关于亲情的一本好绘本,让孩子变得更有勇气,克服对黑暗的恐惧。豆太的爷爷说:人啊,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没有干不了的事。连别人看了,都会大吃一惊的。”这个故事洋溢着诚恳、淳朴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仅适合小孩子看,也很适合成人看。每当读此故事,我总会想起爸爸的教诲:做一个善良的人。”

02 《我好害怕》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新的处境中,孩子常常会有害怕的情绪,成人要关注他们的这些感觉,告诉孩子谁都会经历这种感觉,无需害怕。大人要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战胜这种情绪,树立自信心。有段时间我儿子也会说怕,尤其会说怕做梦,我告诉他,有时候我也会做梦,有时会是高兴的,有时会是伤心的,有时也会是害怕的。虽然不能完全缓解孩子的害怕,但是他会明白,他与我没有什么不同。

03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这是一本非常生动有趣的绘本,书中表达的是孩子很容易理解、很容易产生共鸣的怕黑情绪”。和孩子一起阅读本书的时候,席奶奶对黑夜的讨厌和惧怕情绪,孩子会感到亲切、熟悉和认同。而席奶奶试图赶走黑夜的办法,又会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感到非常的新鲜、有趣和好玩儿,孩子会怀着新奇的、饶有兴趣的心情和大人一起一页页地翻看这本书。

他们会看到,席奶奶千方百计要赶走黑暗,她用扫帚扫、用麻布袋装、用大锅来煮、用藤蔓来捆、用剪刀剪、丢给猎狗吃、沉到屋后的井里,甚至对黑夜吐唾沫……然而,结果怎么样呢,黑夜还是黑夜,一点也没有改变。 当太阳升起时,黑夜就走了,所以,就算害怕也要学着慢慢接纳,只有接纳,才会慢慢发现自己原先害怕之事也是平常之事。


04 《我不会害怕》

孩子们会害怕好多东西,蜘蛛啦,打雷啦,还有夜里的黑影子啦,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到害怕,这是因为小孩子的脑袋里总是充满了幻想。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自己的恐惧,帮助他们确立自我感知及价值,别让他们因为自己害怕的情绪体验而觉得难为情。和孩子谈谈让他们感到害怕的那些事物,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认识到,害怕的情绪是能够被克服和战胜的。


05 《我要来抓你啦》

作者的处理方式太独特了,作者把恐惧附加到怪物身上,绘本的前半部分一直在渲染怪物的强大,也就是在渲染心中恐惧的强大”:当你觉得恐惧有多可怕的时候,它就有多可怕。当怪物与汤米遭遇”,只是那么一点点时间,立刻就现出了本来面目,封面上从书中钻出来钻进去的怪物俨然是个纸老虎,被渲染得强大的怪物连同心中的恐惧轰然倒塌,此时,孩子的恐惧找到了出口,心情完全释然。


06 《佛洛格吓坏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我们大人也会,只不过我们已经学会了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战胜它。但孩子还不会,他们的内心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脆弱,需要父母去引导他们学会战胜内心的恐惧,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让内心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这本书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其实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来关注,很多心理小路要铺设,这本书通过青蛙的故事来讲给我们听,讲给孩子听,孩子在听故事的快乐心情下,渐渐明白道理,健康、快活地成长。


07 《世界上最美的歌声》

(瑞典)尼尔森著,艾瑞克松绘,李晓琼译

没有夸张的卡通造型,没有缤纷的耀眼色彩,却能给人绵长的回味,让温暖和感动荡漾心间。小主人公每次唱歌给弟弟,都表现得挥洒自如,但却没有胆量在公开场合表演。在一次表演中,受到弟弟的鼓励,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与弟弟共同给大家呈现了异常精彩的演出,亲情之花在舞台上绚丽绽放,台下的观众,包括正在阅读的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也许每个人都能从小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小时候也是一个极其内向腼腆的人,每次在公众场合表演时,恐惧感就像乌云一般笼罩在心头,有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幸好,父母的鼓励给了我前行的力量,让我渐渐远离了那令人窒息的恐惧感。原来,亲情的温暖可以融化恐惧的冰冷。孩子在面对生命中的恐惧时,任何道理与说教都不是最佳方法,他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双手或一句话,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


08 《勇气》

(美)伯纳德·韦伯编绘,阿甲译

像一首散文诗,琅琅上口,一气呵成。反复咀嚼文字,反复观赏画面,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取材平常,只是采撷了生活中的朵朵小浪花,告诉孩子如何用勇气来面对生活:勇气是骑自行车不装辅助轮,是留下一根棒棒糖明天享用,是向陌生人问好,是和别人吵架后先去讲和,是知道秘密却能严格保密……原来,勇气可以有很多种,可以轰轰烈烈让人敬畏,也可以平平常常无声无息。

和孩子共读这本绘本,不妨问问孩子,TA眼中的勇气是什么,也许答案五花八门:敢一个人在黑黑的屋子里睡觉、敢独自去上学、不怕去医院打针、不怕邻居家那只看起来很凶的哈士奇....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勇气,点滴勇气的培养,点滴的改变,积累起来就将是一个巨大的质变,串联起来就会是一个成功的成长轨迹。


09《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戴安娜·亨德利文,简·查普曼图,蒲蒲兰译

在漆黑的夜里,一只小老鼠不敢独自睡觉的种种表现,是那么生动和可爱,让我们不禁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或自己的孩子。刮风的声音、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猫头鹰的叫声、水龙头的滴水声……这些再正常不过的声音,都因小老鼠内心的恐惧而幻化为各种吓人的声音。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小老鼠虽弱小、胆小,但它敢于承认并表达内心的柔软,这种品质和勇敢一样可贵,孩子的恐惧情绪只有及时得以宣泄,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引;大老鼠虽然多次拒绝了小老鼠的求助,但他的本意是想帮助小老鼠战胜恐惧,从而变得勇敢、坚强、独立。在这个漫长的夜晚,最终医好小老鼠恐惧心理的,不正是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情谊是吗?这浓浓的情谊不正是一剂看似苦口、其实甜蜜的良药吗?


10 《鸭子骑车记》

(美)大卫·夏农/文图,彭懿译

所有动物对漂亮的自行车都熟视无睹,只有鸭子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可以骑自行车。虽然一开始它的动作笨笨的、怪怪的,但却始终没有放弃。老牛的看不起、绵羊的担心、马和猫的不屑,也没能阻止鸭子前行的步伐,最后动物们都被感染,一起体会了骑车的美妙。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动物们们干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梅子涵老师说,动物们终究都不庸常!虽然这最初的灵感和大胆只有鸭子有,可是他们还是都能够被点燃的,点燃了也会雀跃和勃发,让院子成为马戏大舞台,让自己走到舞台上面来。和孩子分享这个令人愉悦和兴奋的故事吧,告诉TA恐惧和退缩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勇于尝试和探索,才能开拓更广阔和美丽的天地。勇气是力量,勇气是财富,带着它上路,才能一往无前,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甚至影响和感染更多的人,就像文中的这只鸭子。


11 《小乌龟富兰克林之打雷下雨我不怕》

(加)波莱特·布尔乔亚,白鸥译

暴风雨对小乌龟富兰克林来说,简直就是噩梦,遇到这样的天气,它都会躲进自己厚厚的壳里。为了赶走它的恐惧,小鹰说:别害怕,轰隆隆的雷声是云彩上的巨人在打鼓!”小狐狸说:我觉得闪电是巨人们在吊灯上荡秋千呢!”富兰克林还会害怕吗?有时候,充满想象力的关怀不失为帮助孩子战胜恐惧的好武器。

我们应及时捕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恐惧心理,然后对症下药”。比如,我的孩子特别害怕下雨,不明白为什么水为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有一次我这样开导她:宝宝心情不好会哭,天空有时候不高兴,也会掉泪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呢!没准每天它就不哭了,因为太阳公公要上班啦!能带给天空暖暖的爱,它就不会再伤心了呢!”我的宝宝就会指着天说:宝宝不哭,你也不哭。”我们要在尊重孩子恐惧的前提下,对TA进行及时、适当的心理疏导,不妨用一些在他们理解范围内的、比较形象的比喻或例子,来驱散他们心中的恐惧。


12 《走开,绿色大怪物》

(美)爱德华•恩贝尔利著,余治莹译

很多小朋友都恐惧黑暗,黑暗中会不会有怪物呢?尽管你会对他说什么都没有,但也消除不了他内心的恐惧。《走开,大绿怪!》则把这个话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面大绿怪。每打开一页,绿色大怪物都会有一个变化:黄色大眼睛、绿色鼻子、血盆大口、鲨鱼般的牙齿。在不知不觉的翻阅间,巨大的绿色怪物就这样出现了。以同样的方式再继续翻阅,它又会渐渐走开,怪物就这样在阅读中灰飞烟灭,恐惧就这样一点点在心头消除。

如果宝宝害怕大绿怪,这本绘本也可以给予你的宝宝一种力量和信念:原来你可以完全掌控怪兽!这本好玩的书,这次神秘的视觉之旅,会令孩子意识到,哦,原来怪物没那么可怕,原来它什么都不是,原来我可以让它永远离开。黑暗中,宝宝不再恐惧,不再受有怪物出现的噩梦的困扰,让美美的睡眠和甜甜的梦重新回归,轻轻地萦绕在他们身边。


13 《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

(英)露丝•布朗文图,敖德译

这本书在一堆甜美画风的绘本里,显得有点另类:一切在黑暗的笼罩中,一只眼露凶光的猫头鹰盘旋在天上,一群瑟瑟发抖的兔子,阴森恐怖的树林,空无一人的老宅……在静静的氛围中,孩子那紧促的呼吸声,充满好奇又有点害怕的大眼睛,让大人也不免跟着紧张起来。然而看到结尾,一直提心吊胆的孩子也许会长长地舒上一口气,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大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一只小老鼠!

读绘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勇气、克服恐惧的过程。看完,你可以轻松地告诉孩子:你看,很多看上去恐怖的东西,其实未必如此。”其实很多时候,给我们带来恐惧感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本身,是我们自己的心被恐惧控制了,不是吗?


14 《大黑狗》

(英)李维·宾福德著,王启荣译

封面就会勾起人足够的好奇心,一个小孩站在屋外望着什么,在他面前是一个个大大的动物脚印。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是霍普家门外突然来了一条大黑狗,全家人都陷入慌乱,只有家里最小的孩子小点点不惊慌,最终驯服了这条大黑狗。

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时候,他们甚至是我们的榜样和老师。我们不能小觑他们,有时他们的勇气和天真,可以击败一切,就像点点那样举重若轻地驯服了大黑狗一样。我们要重新认识和发现儿童的力量,相信孩子是世界上最棒、最神奇的精灵。从今天开始,不要忘了和你的孩子说:宝贝,你能行,我们都相信你是最棒的!”

15、《吃梦先生生气梦》

我们自己也常常会做梦,让人开心的,让人害怕的,让人生气的,让人感动的。如果生活里也有这样一个吃梦先生”,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更加的美好?

虽然这终究是个愿望,但是我们却可以在绘本的世界中实现这样的愿望。绘本里的世界,实在是无比神奇。




16、《吃梦先生恐惧梦》

针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比如恐惧、生气、嫉妒、担忧,设计了吃梦的貘先生这么一个形象,随时随地跑到你的梦里,解决你的小麻烦,让你心情舒畅,既不会离生活太远,又又充满想象力和一些神秘色彩。

故事里的貘先生融合了神话中的貘和现实中的貘,把现实与想象的衔接做得了无痕迹;而章鱼医生,就是以她工作的牙科医院的牙医为原型的。



针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比如恐惧、生气、嫉妒、担忧,设计了吃梦的貘先生这么一个形象,随时随地跑到你的梦里,解决你的小麻烦,让你心情舒畅,既不会离生活太远,又又充满想象力和一些神秘色彩。

故事里的貘先生融合了神话中的貘和现实中的貘,把现实与想象的衔接做得了无痕迹;而章鱼医生,就是以她工作的牙科医院的牙医为原型的。